-
【江阳区招商】江阳区以自贸试验区经验为引领打造开放新高地
作为泸州市中心城区,江阳区近年来在招商引资领域持续发力,通过主动对接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制度创新成果,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。这座西南商贸集散重地正以制度型开放为突破口,探索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 一、制度创新赋能政府效能提升 江阳区全面推广自贸试验区"证照分离""一网通办"等改革措施,2023年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小时内。通过复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,在投资便利化领域率先试行"承诺制+标准地"改革,为市场主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政务服务"全域通办"机制覆盖85%的涉企事项,形成与自贸试验区无差异的营商环境。 二、多式联运构建开放通道体系 依托泸州港枢纽优势,江阳区2022年启动"水公铁"多式联运示范工程,建成智能物流园区3个。通过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建设"无水港",实现进出口货物通关时效提升30%。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辐射效应显著增强,带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年均增长25%以上。 三、产业链协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白酒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,江阳区与自贸试验区共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。2023年引进配套企业42家,形成从研发设计到保税物流的完整服务链。现代金融、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8%,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步显现。 四、制度型开放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江阳区参与制定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,建立与自贸试验区政策联动创新机制。在跨境贸易、人才流动等领域实施18项协同改革,推动形成"自贸试验区+功能拓展区"的开放格局。2024年启动的数字经济合作示范区,正成为制度创新成果转化的新载体。 通过系统集成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,江阳区逐步构建起"制度创新—产业升级—区域协同"的发展闭环。这座千年商埠正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,为内陆地区深化改革提供实践样本。
2025-07-30
-
江阳区GDP领跑泸州的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路径
泸州市江阳区通过强化招商引资、优化产业结构、推进重点项目等举措,实现了经济总量持续攀升。动态储备项目132个、争取上级资金23.32亿元等关键行动,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江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 一、经济总量与增速的双重突破 泸州市江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.63亿元,同比增长9%,经济总量位居泸州市首位。这一成绩得益于实体工业的稳步提升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,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.5:52.9:42.6,显示产业协同性进一步增强。固定资产投资460.2亿元、同比增长17.9%的表现,凸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。 二、项目攻坚与资金争取的联动机制 泸州市江阳区建立“区责任领导牵头重大项目”制度,推动95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7.6亿元。通过精准对接政策导向,动态储备总投资897亿元的132个项目,成功争取上级资金23.32亿元。每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的模式,确保了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。 三、产业转型的提质增效实践 泸州市江阳区在工业领域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服务业聚焦提质增效,农业推进规模化经营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提升1.6个百分点,表明现代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度持续提高。这种“三产联动”模式有效释放了区域发展潜力。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性优势 泸州市江阳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泸州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,总量、贡献率及目标完成度均列泸州市第一。通过招引大型企业集团入驻、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,形成了“储备—开工—建设—投产”的项目推进闭环,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。 泸州市江阳区的实践表明,以项目攻坚为抓手、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发展路径,能够有效激发区域经济活力。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巩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2025-07-29
-
【江阳区招商】江阳区以HACCP认证为抓手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最高可获5万元奖励
在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,江阳区通过政策激励引导食品生产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,对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,目前已累计发放35万元扶持资金。这一举措是江阳区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、推动白酒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行动,有效促进了区域食品产业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。 一、政策背景与目标 HACCP体系作为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预防性管理工具,被纳入江阳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体系。江阳区结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要求,将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作为重点实施对象,通过财政补贴降低企业认证成本,推动质量管理体系从“被动整改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型。 二、政策实施路径 江阳区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,分三阶段推进:首先选取20家白酒企业作为试点,通过现场观摩、培训会等形式强化企业认知;其次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分层培训,覆盖企业决策层至关键岗位人员;最后建立动态跟踪机制,对通过认证的企业实行“申报即审、审过即兑”奖励流程。 三、资金保障与成效 江阳区财政局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基金,明确对首次获得HACCP认证的企业给予5万元定额奖励。政策实施以来,全区已有12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认证,其中7家白酒企业率先兑现奖励,示范效应显著。认证企业普遍反馈质量管理成本降低20%以上,产品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100%。 四、长效机制建设 江阳区同步加强认证服务生态构建,一方面引进国内权威认证机构设立本地办事处,另一方面将HACCP认证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,对获证企业在融资、招投标等领域给予倾斜。下一步计划将政策覆盖范围扩展至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,预计三年内推动全区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认证率达90%。
2025-07-26
-
【江阳区招商】江阳区重点项目强劲推进助力高质量发展
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,江阳区狠抓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,多措并举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进展。特定时间段内,该区128个重点项目按计划稳步实施,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良好,达到预期进度目标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 一、健全责任体系保障项目高效推进 江阳区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区级责任领导负责机制,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过程管控。责任领导深入一线,针对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,实施精准的指导、协调与督促。科学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衔接顺畅,形成高位推动、层层抓落实的项目工作格局,有力扫清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障碍,保障项目按节点计划高效推进。 二、科学规划与精细管理推动目标落实 江阳区围绕重点项目年度计划,结合项目实施关键节点,科学合理地倒排工期,精细紧密地顺排工序。通过制定清晰的月度目标任务,形成详实的施工路线图。全面推行挂图作战方式,明确时间表与责任人,实现所有项目梯次推进、有序建设。此种规划先行、目标管理的模式,确保了项目建设的稳健性和有序性。 三、优化服务机制与强化要素保障能力 江阳区积极对标政务服务便利化要求,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。完善重点项目推进例会和要素保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,通过定期会商集中解决项目审批、用地、资金等核心要素保障问题。同步推进项目储备工作,成功策划生成一批质量优、潜力大的新项目,动态储备项目达数百个,总投资规模显著,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供源头活水。 四、完善督查激励体系激发建设动能 江阳区推行“清单交账、定期核查”的常态督查机制,由专门力量对项目进度实施全程跟踪与现场核实,每月通报进度情况及与目标的差距。同时,实施“单项考核、专项加分”的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,将重点项目推进成效作为关键指标纳入各部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,显著提升了相关责任主体推进项目的主动性与执行力。 特定时间段内数据显示,江阳区128个重点建设项目呈现良好运行态势,整体完成投资额占年度计划比例良好。其中包含总投资额较大的重大项目数十个,完成投资情况稳定,占据总完成投资的主要部分;一般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略快于整体进度;另有数十个加快前期工作的储备项目也正按照既定程序有序推进。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梯次发展、整体协调的良好局面,有效发挥了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,为区域经济行稳致远积蓄了强劲动力。
2025-07-26
-
【江阳区招商】江阳区携手四川移动泸州分公司推动5G+产业创新发展
江阳区与四川移动泸州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示范,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发展。此次合作聚焦数字政务、智慧园区、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,通过招商引资引入5G技术资源,加速电子信息产业转型,提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,为江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江阳区作为泸州市金融中心和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域,拥有泸州国家高新区、江南科技产业园区两大信息产业集群,具备5G技术应用的产业基础。此次合作旨在发挥四川移动泸州分公司在5G网络建设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优势,推动江阳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协议涵盖数字政务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教育等14个重点领域,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垂直行业创新,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。 二、重点领域与应用场景 在数字政务方面,双方将探索5G+政务服务平台建设,优化行政审批流程,提升政府服务效率。智慧园区领域,通过5G网络实现园区设备互联、数据共享,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。智慧医疗方面,依托5G技术开展远程会诊、移动急救等创新服务,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。智慧教育领域,重点建设5G+VR/AR课堂、远程互动教学等场景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。此外,自动驾驶、智能电网、智慧农业等方向也将开展技术验证和模式创新。 三、产业升级与城市治理创新 合作将重点支持江阳区电子信息产业向5G+方向转型,培育超高清视频、无人机、VR/AR等新兴业态。在城市治理领域,通过5G+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感知网络,实现交通管理、环境监测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。民生服务方面,计划开发5G+智慧社区应用,整合便民服务、安防监控等功能,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。双方还将联合开展5G技术研发,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,形成可复制的5G应用解决方案。 四、实施路径与长远规划 根据协议,双方将分阶段推进5G网络覆盖,优先在泸州国家高新区、江南科技产业园区等区域部署5G基站。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组机制,定期评估示范项目进展,确保技术落地实效。未来计划将成熟应用向泸州市其他区域推广,并探索5G与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,持续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。这一合作模式也为四川省其他地区5G+产业升级提供了参考范例。
2025-07-20
-
【江阳区招商】泸州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招商引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
泸州市以重点项目为抓手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最新数据显示,全市39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5.5亿元,占年度计划的33.5%,项目建设呈现加速推进态势。竣工类、加快建设类、开工类和加快前期类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,为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 一、竣工类项目提前完成投资目标 57个竣工类项目完成投资45.6亿元,超额完成时间进度5.2个百分点。其中,极速智能机器人项目和江阳区政务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已顺利竣工。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,将有效提升泸州市智能制造水平和政务服务水平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 二、加快建设类项目稳步推进 144个加快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165.6亿元,占年度计划的34.2%。泸州聚碳酸酯工业化示范项目、泸州主城区龙涧溪截污干管工程(城北段)等96个项目投资进度超前。这些项目的持续推进,将进一步完善泸州市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,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 三、开工类项目进展顺利 130个开工类项目完成投资74.37亿元,已有60个项目实际开工建设。泸州国家高新区汽车科技产业园、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陆续启动,开工率达46.2%。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,将为泸州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改善城市环境质量。 四、加快前期类项目有序推进 63个加快前期类项目取得重要进展。渝赤叙高速公路已完成项目方案研究报告编制工作;蓉遵高铁泸州至遵义段项目纳入四川省"十四五"铁路建设规划调整方案,项目工可设计工作已经启动。这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,将进一步提升泸州市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。 泸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,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力度。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泸州市正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完善城市基础设施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随着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投用,泸州市的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2025-07-1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